回顾过去的2016年,赛车圈并未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,特别是亚洲赛车世界,可以说是无惊无喜了。在我看来,日本仍然是亚洲赛车运动的中心,他们拥有非常成熟的运营体系,东南亚是赛车运动发展最有趣的地区,而在中国,赛车事业曲折前行…… 年前我从东京改装车展参观回来,在日本的那几天,我能清楚地感觉到,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探索,他们已经能够很清晰地把赛车当做产业来运营。赛车不仅仅是竞速的游戏,参与其中的人知道赛车是做什么的,更知道能用赛车来做到什么。比如我们在改装展中看到的CUSCO产品,就是以赛车为出发点,依靠在赛车运动中的积累而不断发展壮大,甚至量产服务一般消费者的。还有以赛车为手段来做品牌推广的案例,太多太多,不一而足。 不过赛车在日本的发展也并非绝对乐观,听朋友介绍说,现如今的年轻人有太多消遣娱乐,比起倾尽所有去投身赛车事业,宅人们宁可排长队去玩模拟的赛车游戏。相比前人们所推崇的武士道精神,现在的孩子几乎连英雄都不怎么崇拜了,以至于进来赛车圈内新鲜血液甚少,来来回回都是老几位在前线战斗。 再看东南亚地区,他们所拥有的热情和服务是数一数二的。不仅有F1接连造访马来西亚和新加坡,吸引到全球目光,新加坡还做出了亚洲独一无二的夜赛,换谁听了都两眼放光。但整体来看,高频率、高水平的的赛事举办,还不足以弥补研发和技术的欠缺。东南亚的改装技术依托于欧洲和日本,说到底自己的原创技术还比较少。 重点聊一下我们自己国家的赛车发展。首先是沉寂一年的CHINA GT在2016年重回江湖,顺利完成了2016年的赛事规划,但是运营商内部出现的一些争执又给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一层阴影。 2016泛珠三角赛车节12年 采访陈信中 再看长距离拉力和越野方面,丝绸之路风风火火高调了一把,甚至冲击到环塔、大越野这样的老牌赛事,但号称“中俄拉力赛”的丝绸之路,在积极召集中国车队参与的同时,却连中文路书这样重要的小事都没有做好,让人难免失望。 2016赛季,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和CRC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仍然是国内当仁不让的两大赛车支柱项目。CTCC可以说是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,在中韩关系紧张的局势下照旧成功举办了韩国分站赛,并且不断扩展版图,开辟了南京、贵阳等新的赛场。非要说的话,CTCC下一步该怎么走将是个难题,如何往前一步?如何再上台阶?是否需要新的资本力量和人才支持才能突破瓶颈?这些都非常值得期待。 2016CTCC韩国站采访 而CRC显然是命途多舛的,诸多因素导致了全年只完成了四站比赛,甚至最后一站比赛还是在2017年1月做出来的。常言道,人无远虑必有近忧,大概CRC缺少的正是远虑,在长期欠缺布局的状态下,中国拉力人走一步看一步,走到2016年问题堆积并暴露。想想看,六七百万打造的赛车一年只用四次,赛车使命找谁交待?更不要提赛车魂,根本已变成了“魂淡”状态。更令人扼腕的是,在2016年,乐视原计划引进的WRC又被乐视自己给搞黄。就像我原来的一位同事所说,他们先是自己把脸吹得很大,然后接着又把脸给丢了,真是一个奇葩企业啊,可怜了乐视内部在运营这个事情的兄弟们。 话已至此,想想看,专业媒体的缺席也是中国赛车不得不说的遗憾。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:会写字的不懂技术,懂技术的难得开车,懂技术又善驾车的人里,又很难出一个能说会道的。借此说一句,希望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专业媒体们能担起更多的责任,也希望我们热爱的赛车事业能越走越远,真正做到立足亚洲,冲向世界。 |
关注微信公众惊喜不断